上海电机学院运用校史资源 讲活讲透思政课
“同学们,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过程中,需要很多优秀的卓越工程师,希望你们学习当年三线建设过程中优秀校友的故事,发扬三线精神,为制造强国的建设贡献你们的一份力量!”3月18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五周年之际,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方恩升老师在学校“三线精神传承馆”内,结合校史资源,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如何把中国式现代化讲得更透彻更生动?方恩升老师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学校“三线精神传承馆”,用丰富的校史资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案例。作为一所伴随新中国工业成长发展的高校,上海电机学院的校史,也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的缩影。方恩升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新中国75年的工业化进程,结合学校70年来的发展,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作为“三线精神传承馆”的主要负责人,电气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卿海龙共同承担了此节课的讲解,为学生们讲解了寻访三线建设校友的故事。2023年暑假,上海电机学院十余名师生从上海出发,途经天水、十堰、桂林、遵义、德阳、重庆、哈尔滨、沈阳、平顶山、武汉等14座城市,历时24天,总行程近3万里,追寻参与三线建设的校友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重温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壮阔征程。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三线精神传承馆”,蕴含着浓厚的新中国工业发展红色基因,以丰富的实物和图文资料展现了三线建设者“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这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让学生们受益匪浅、感慨颇深。自动化2213班奚跃文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传承的力量:“每一幅照片、每一件文物都仿佛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仿若置身于那些历史瞬间,与先辈们一同经历着学校的风风雨雨。作为学校一员的我,有责任将这份传承精神发扬光大,让它在我们这一代继续闪耀光芒。”陈美琪同学在课后谈道:“课上讲述的三线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生动写照,也激励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志向的实现融入国家的发展中,继续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五年来,上海电机学院在推进学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路径上,充分挖掘校史资源讲活思政课。“校史资源是一代代师生共同创造积累的,彰显着大学精神、折射着文化底蕴,校史教育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电机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朱成实表示,“方老师这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也是电机学院运用校史资源,讲好思政课的一次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定期召开专题思政课工作会议,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近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时,对如何更进一步上好思想政治课提出指导意见。“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坚定信心,勇于开拓,以优异成绩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鲁雄刚表示,“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挖掘校史资源,把校史资源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推向深入,以丰富的校史资源和鲜活案例,深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为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电机范例。”